吉林省概况
 
1、面积18.74万平方公里,占全国的1.95%;南北宽约600公里,东西长约750公里。南邻辽宁省,西接内蒙古自治区,北与黑龙江省相连;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,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;吉林省位于北纬40°52′~46°18′、东经121°38~131°19′之间。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,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。春季干燥风大,夏季高温多雨,秋季天高气爽,冬季寒冷漫长。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,全省气温、降水、温度、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。冬季平均气温在-11℃以下。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℃以上。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00~160天。全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~3016小时。年平均降水量为400~600毫米,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,80%集中在夏季,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。
2、人口2739.55万人,占全国的2.05%;2009年 GDP 达到7203亿元,占全国的2.14%。现辖1个副省级市、7个地级市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,60个县(市、区)。支柱产业包括:汽车、农业、化工、旅游、医药、石油等。
东部山区 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。长白山脉连绵千里,素有“长白林海”之称。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2.86万公顷,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.03%,列全国第12位;其中林地面积788.25万公顷,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.19%,列全国第8位。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.18亿立方米,列全国第6位;林木年均生长量2324.36万立方米,生产率2.88%;森林覆盖率为42.1%。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,海拔2691米。矿产资源丰富,发现的矿藏136种。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8种。有2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。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的储量也很丰富。吉林省山地资源丰富,尤以长白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最。吉林省是闻名中外的“东北三宝”-- 人参、貂皮、鹿茸的故乡。灵芝、天麻、不老草、北芪及松茸、猴头蘑、田鸡油等都在国内外很有影响。
中部平原 松辽平原平均海拔在110米-200米之间。吉林省土质肥沃,气候条件优越,平均年降水500-600毫米,日照2200-3000小时,无霜期120--160天,具有雨热同季特点,对各种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。特别适宜种植粮豆、油料、甜菜、烟、麻、薯类、人参、药材、水果等各种作物。播种面积为395.9万公顷。
西部草原 西部地处松嫩草原中心,是我国著名的草原之一,以盛产羊草而驰名中外,生长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占优势,覆盖率达50%--70%,属平原草甸草场类。也是国家北方商品牛、细毛羊主要产地之一。
    3、河流水系:
    吉林省河流Z红多,仅30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40预调,分属于松花江、辽河、图们江、鸭绿江、绥芬河五大水系。主要河流属于松花江水系的有松花江、第二松花江、辉发河、饮马河、伊通河、嫩江、洮儿河、霍林河、拉林河、牡丹江等;属于辽河水系的有西辽河、新开河、教来河、东辽河、招苏太河等;属于鸭绿江水系的有鸭绿江、浑江等;属于图们江水系的有图们江、嘎呀河、布尔哈通河、珲春河等;属于绥芬河的为一些小河流。

    水库:
    丰满水库、石头口门水库、太平池水库、新立城水库、海龙水库、兴隆水库、亮甲山水库、二龙山水库、白河水库。

    4、土地利用

    吉林省地处世界闻名的黑土带。全省农用地(包括耕地、林地、草地、农田水利用地、养殖水面等)总面积约1640万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的86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。全省耕地面积553.5万公顷,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%,居全国第9位。人均耕地3.05亩,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。
    5、植被
     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,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。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928.6万公顷,林地面积820.9万公顷,现有活立木总蓄量91387万立方米,居全国第6位。长白山区素有“长白林海”之称,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,有红松、柞树、水曲柳、黄菠萝等,种类繁多。“长白松”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,因其树干挺拔、树皮鲜艳、树形娇美而被称作“美人松”,并列入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》。
6、水土保持
1)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1519.6平方公里,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6.6%。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575.5平方公里,风力侵蚀面积13944.1平方公里。
2)吉林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包括:小流域综合治理、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建设、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、水土保持国债项目、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小流域建设等。截止2005年底,吉林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776平方公里,治理保存的面积为16977.8平方公里。
3)水土保持基本情况
新中国成立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,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得到了近一步加强,在实践的基础上,总结了治理水土流失要以小流域为单元、全面规划、综合治理的经验。通过不懈努力,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,在各地广泛开展治理的基础上,我们还先后启动一批省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,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776平方公里,取得了显著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多年来,全省水土流失治理以松花江和东辽河流域为重点,以小流域为单元,坚持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,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统一起来。涌现出一批优质高效小流域,其中梨树县孟家岭、九台市石龙等9条小流域被水利部、财政部命名为“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”,东丰县、梅河口、东辽县、舒兰市等4个县(市)被水利部、财政部命名为“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”,为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全面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。
    4)重点水保工程: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等
    5)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成绩显著。吉林省在水土流失治理中,一直把提高治理水平放在首位,而提高治理水平的关键就是增加科技含量,即结合实际开展水土保持科研,大力推广水土保持科技成果。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,全省共完成水土保持科研课题20余项,推广项目达10余项,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,获省政府科技推广科技兴农一等奖3项,取得推广效益近3亿元。由于水土保持科技成果的推广,使全省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平逐步得以提高,在“十、百、千”示范、国债项目等工程建设中,涌现了大批的精品、样板工程。

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 吉ICP备15007926号  联系电话:0431-84608810